湘钢一中是湖南省重点中学,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随湘钢建厂而诞生,创建于1960年,其前身为湘钢子弟中学,几经变迁,1976年更名为湘钢一中。其全称为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子弟中学。2005年湘钢一中脱离湘钢,被湘潭市教育局接管。校址位于湘潭市岳塘区,交通便利,是莘莘学子励志求学的胜地。
经过40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自晋升为湖南省重点中学以来,坚持“依托湘钢、服务湘钢、面向社会”的宗旨,学校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了一所富有特色、享有盛誉的三湘名校。学校目前共有46个教学班级(其中高中32个,初中14个),学生超4000人,占地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余平方米,拥有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图书馆、艺体楼,以及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新颖的塑胶田径场,建筑布局精巧,错落有致;具有高标准园林式公寓群,能容纳2000学生住宿,已规划并将建设相对独立的学生生活中心,实现半封闭管理;图书馆藏书10万册,订有各类报刊杂志300余种,全天候向学生开放;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网络系统、双控电视系统、大屏幕彩电、投影仪等电教设施;实验楼集理、化、生实验室、信息教室、语音室、省内一流的天文台于一体;建有校园网络系统、数百台电脑均与宽带网连通,拥有较高标准的中央控制室、校园电视台、智能广播系统,配置了摄影机、编辑机,融节目编辑与制作、直播与转播于一体;建有高标准多媒体教室5间,2005年新建的教学楼12间教室全部配置多媒体设备,被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的办公逐步现代化,建有高规格电子办公室两间,实现了校内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各办公室均安装了程控电话。投资近50万元的电子监控系统正在上马,湘潭市2005年新增高考考点两个,我校被市教育局、考试院确定为其中的一个。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学校以“乐业、善教、严谨、博学”为教风,铸师魂,炼师能,整体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努力推进“名师工程”,培养研究型教师,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在职教师188人,专任教师162人,基本上达到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10人,高级教师68人,占42%,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市级骨干教师20人。近几年,学校在面向全省高薪招聘省级骨干教师的同时,立足内部挖潜,努力构建教师发展的平台,为教师的成长、成才铺路搭桥,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2000年以来,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获湘潭市“希望之星”称号的4人,获省级课堂教学竞赛金奖或一等奖的有6人次,2003年,朱彩云老师作为湖南省的唯一代表参加全国高中外语课堂教学竞赛获二等奖,2004年,李娟老师参加在广东肇庆市举行的全国中学体育课竞赛中获特等奖。
学生形成了主体发展的学习方式。由于重视学生的创新和个性发展,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主动探究的热情高涨。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学生留下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使教学过程真正变成了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知识,而且从根本上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品质、自学能力。另外,学生相互交流好的学习方法的空气浓郁,大量的信息以立体的多维的形式在学生之间得到交流和传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合作学习机制和激励竞争机制,学生的素质得到大面积、大幅度的提高。
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和完善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个性,学校提出“科研兴校”的理念,以科研促教改,向科研要效率,走“科研育师、科研兴教”之路。建立了科学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聘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其教研主导作用,推动全员教研教改,达到了教育科研与教学实际相互推进的效果。目前形成了英语初、高中国家级课题推动学生英语能力、教师教学水准同步发展的学科特色,带动学校教育科研全面开花结果。学校正在开展的国家级课题3项,省市级课题10项,每年教师发表或获奖论文30篇以上。学科竞赛在起点不高的情况下稳步发展,每年能拿回10多个省级一、二等奖。
学校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新课程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新教材、新教法的探索研究,初步建立基础课程、研究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结构体系,基本实现了课堂教学多媒体化,倡导在教学中做到学科相通、学科相融,传统与现代结合、科学与人文相融,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渗透培养。学校坚持“三个面向”,实施“五育并举”,树立“合格+特长,全面发展,个性突出”的学生观,确立了“转化一名后进生不亚于培养一名大学生”、“将二流学生送进一流大学”的质量观,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的根本解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构建了以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素质教育机制。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课余活动,成立了各类学生社团20多个,其中“晴岚文学通讯社”、“小记者协会”、“天文兴趣小组”、“科技兴趣小组”、“航模协会”等在校内外影响显著。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科技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近5年来,学生社团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100余项,由“生物兴趣小组”开展的《荷兰猪模拟半野生环境放养》在全国第四届青少年生物科技百项活动评选中获一等奖。学校艺体工作具备较强的传统优势,既重视学生群体活动的开展,又重视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以“四球”为特色,文体艺活动蓬勃发展的格局。各类体育竞技队、艺术团体活跃在校园内外,参加省市比赛成绩优异,舞蹈多次获省、市一等奖,足球队曾获省冠军,健美操获全国二等奖,曾培养了唐敏、李芳、彭帅等网球国手,为高校输送了大量的文体人才。学校连续三届被评为省、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2002年被评为全国贯彻体卫工作条例先进学校。
学校坚持“办学是一种文化布道”,从文化的视角发展教育,丰富教育的内涵,推动学生的和谐发展。注重润物无声地向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用优秀的文化陶冶人的性灵。1999年以来学校开展古诗文诵读试点,诵读经典诗文蔚然成风,书香满园,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晴岚文学通讯社创建10年以来,影响深远,与全国数百所学校相互交流,分社遍及湘潭市数十所学校,被中国校园文学杂志评为全国校园文学社团99佳,刊物《晴岚》连续8年获全国中学生优秀社刊,《湘钢一中》报被评为湖南省首届十佳中学校报。为解决贫困生就学困难,每年学校挤出20余万元(足可以办一个高中宏志班)作为困难生补助。老师们进行结对扶助,共同实践建“书香校园”、筑“精神家园”的理念。
40多年来,学校向社会输送了两万余名高素质人才,他们在各行各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的成为体育健将(网球国手唐敏、李芳等),有的在海外成功发展。如熊晓鸽,现任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全球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第一人”(潇湘晨报2005年3月19日)。近3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全面提升,高考、会考成绩稳居湘潭市前列,高考上线率达85%以上,连续获湘潭市高考质量优胜单位、高考与会考综合质量评比先进单位、初中毕业会考综合质量评价先进单位。2004年我校高考成绩更是跨上新台阶,二本以上130人,成为湘潭市教育局表彰的三所高考质量优胜学校之一。
作词:郑达 作曲:肖干生
伟人故里,十里钢城,有我们可爱的校园
湘钢一中,湘钢一中,可爱的湘钢一中
领袖的情怀,激励着我们崇高的理想
钢铁的熔炉,铸造我们坚强的意志
青春飞扬,在拼搏中闪光
岁月如金,在奋进中永恒
同学们,同学们
莫负青春好时光
莫负青春好时光!
守纪 文明 团结
勤奋 开拓 进取
乐业 善教
严谨 博学
善学 好问
活泼 自律
改革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湘钢一中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将继续站在改革的前沿,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教师、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创造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打造“质量+特色”的名校品牌,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会办事、会创造、自我发展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地朝着“高标准、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的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的目标阔步迈进!
湘钢一中博客:http://xgyz.bokee.com.(复制到地址栏即可连接)
湘钢一中网址:http://www.xgyz.com.cn/ (复制到地址栏即可连接)
湘钢一中论坛:http://xgyz.blog.hexun.com/ (复制到地址栏即可连接)
湘钢一中贴吧:http://post.baidu.com/f?kw=%CF%E6%B8%D6%D2%BB%D6%D0(复制到地址栏即可连接)
学校坚持以童心教育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坚持科研兴教、创新强校的办学思路;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管理思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自我完善发展的主体”的理念,确定了“有理想、会学习、勤创新、讲文明、善健美、具特长”的学生发展目标。为此,学校以科研为先导,构建了“主动参与、主动认识、主动评价、主动发展”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主体性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学校校风好,学风正,学生积极向上,学生综合素质高,多种能力强,学生发展状况和学校办学水平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了优质教育的品牌。还提倡色彩德育。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又形成了“功在课前,研讨构建;精在课中,互动探索;思在课后,扬弃创新”的教学常规工作新格局,建立了话语式研究,文本式研究与网络式研究相结合的校本教研工作体系,形成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新亮点。学校充分挖掘和整合教育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变革教研方式、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进一步构建了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坚持开好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兴趣活动,真正体现和渗透学校的文化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好地方,美女多,食堂好多奇奇怪怪的创新菜的说,厕所也挺干净。
第一次来迷路了,不停打电话才找到地方,丢脸啊,然后。。。就不记得每次我是怎么来又是怎么回去的了,不能再囧,校园很大,绿化很舒服,适应了就会很喜欢这边